《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基于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崭露头角。而跟传统的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比较大的特殊性。出现的应用型高校旨在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需求,推动国内教育以及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 1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在专业社会实践中应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一种专门性人才种类,属于熟练掌握社会活动或社会生产基层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或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学专业有关实践教育以及理论分析的人才,从而引导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内容、提高教育素质和能力,并且接轨社会实践。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特点如下所述。 1.1 教育与实践能力强 教育与实践能力是结合对学生开展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练习,夯实其教育理论内容,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育学专业人才不但可以在各种学校进行基层的教学,而且可以在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进行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及可以结合教育智慧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发情况进行灵活、有效地处理。 1.2 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当前时期,各种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创新精神和能力。懂得创新即可以结合思维活动统一技术、知识跟有关实践内容,且实现创新和突破。因为教育的发展过程比较稳定,往往导致课程知识的缺少先进性以及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所以教育学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创新精神与能力能够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从而更广泛地体现周边的教育资源实现新课程的开发,努力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3 知识面宽广 因为单一的教学课程难以实现学生全局思维的培养,作为一门“间性学科”的教育学跟其它学科的联系十分紧密,像是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但应懂得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的知识,而且应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者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可以融会贯通知识,这样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果。并且,创新人才要求具备各种技能和知识,宽广的知识面不可缺少。不但应进一步把握本专业的有关课程内容,而且需要涉猎其它有关课程,持续拓展知识视野和时刻保持先进性,一直把握前沿课程发展的情况。 1.4 素质全面 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全面发展教育”业已贯彻实施,教育学专业注重综合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更加有益于身心完善、有关教育领域热衷的人才。并且,应用型的教育学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涵盖在校的学习以及出校之后的继续学习,教育学专业人才在校掌握的内容奠定了以后学习的基础,立足于教学实践再跟理论内容相统一,可以进一步理解理论内容。交流能力也是应用型人才务必具备的能力,教育学专业人才应重视跟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同事、学生的交流,学会交流技巧和掌握交流能力,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进步。协作能力重点涵盖三个方面的能力,即领导、组织、规划能力。协作能力的获得基于以后的培养和学习,为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育学专业人才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跟学生协作实施宏观的教育管理,也可以一起开展平时的班级管理。 2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没有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兼顾很多种要素,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当今国内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未曾调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高校人才的培养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悖,进而导致不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者都是专业内部的领导,很多教师跟学生的建议未曾渗透进去,这造成国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缺失,从而导致高校人才的培养跟社会对各高校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 2.2 教材文本知识太过滞后 纵观当今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实际的教学知识而言,很多高校依旧应用以往的教材文本,未曾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更新教学知识。因为教材文本依旧基于传统的教学理论,且未曾牵涉到前沿的教学理论,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轨新的社会理论,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3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3.1 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应用型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而言,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协作意识、创新精神、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人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工作,整理以及探究有关资料信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在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还应积极征求教育学专业的教师以及学生的建议,在其中融合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社会的发展动态。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还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主动安排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让学生切实把握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回校多加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用人单位的需求。如此的实习和锻炼,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让学生尤为综合地熟悉自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3.2 实现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重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并且跟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和需求相结合,优化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以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和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改革教育学专业课程时,应细分专业课与实践课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转化理论内容为实践技能。高校还应适度地调整关于教育学专业的必修以及选修课程,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发展现状选择课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建设教学专业的专门实验室,以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参与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实践技能。 3.3 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应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在改革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校不但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符合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和体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应主动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知识水平高和专业技能强的学生,比如,高校不但对学生开展专业课程教育,而且组织心理咨询师、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结合各种知识的培训,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更好地实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3.4 创建与健全选修课程体系 在保障学生学会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设置选修课程体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像是能够划分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体系为专业指导性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其中专业指导性选修课重点涵盖教育政策学、教育评价学等,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是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自身进行选择的课程,涵盖教育伦理学等。这两种选修课有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因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学生的多元性发展,还需要立足于专业课之上设置很多的专业方向,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且修满10学分,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3.5 注重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一个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多设置实践课,确保课程形式的多元化,能够组织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设实习基地,高校可以跟区域的中小学等联合建设实习发展学校,以使学生的实习平台大大拓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实习的有效性,高校应注重实时地指导学生,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环节,教师应实时指导和调整。学生接受实践锻炼之后,可以转化教材文本内容为实际技能和专业特长,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应用技能等提升,也让学生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和责任所在,以及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4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在应用型本科教学阶段,高校应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发光发亮。 [1]王鑫.H 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陈红艳.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几个矛盾关系 [J].中国成人教育 ,2016(05):37-39. [3]肖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次转型”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48-52. 基于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崭露头角。而跟传统的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比较大的特殊性。出现的应用型高校旨在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需求,推动国内教育以及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1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特点所谓的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在专业社会实践中应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一种专门性人才种类,属于熟练掌握社会活动或社会生产基层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或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学专业有关实践教育以及理论分析的人才,从而引导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内容、提高教育素质和能力,并且接轨社会实践。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特点如下所述。1.1 教育与实践能力强教育与实践能力是结合对学生开展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练习,夯实其教育理论内容,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育学专业人才不但可以在各种学校进行基层的教学,而且可以在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进行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及可以结合教育智慧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发情况进行灵活、有效地处理。1.2 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当前时期,各种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创新精神和能力。懂得创新即可以结合思维活动统一技术、知识跟有关实践内容,且实现创新和突破。因为教育的发展过程比较稳定,往往导致课程知识的缺少先进性以及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所以教育学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创新精神与能力能够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从而更广泛地体现周边的教育资源实现新课程的开发,努力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3 知识面宽广因为单一的教学课程难以实现学生全局思维的培养,作为一门“间性学科”的教育学跟其它学科的联系十分紧密,像是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但应懂得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的知识,而且应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者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可以融会贯通知识,这样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果。并且,创新人才要求具备各种技能和知识,宽广的知识面不可缺少。不但应进一步把握本专业的有关课程内容,而且需要涉猎其它有关课程,持续拓展知识视野和时刻保持先进性,一直把握前沿课程发展的情况。1.4 素质全面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全面发展教育”业已贯彻实施,教育学专业注重综合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更加有益于身心完善、有关教育领域热衷的人才。并且,应用型的教育学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涵盖在校的学习以及出校之后的继续学习,教育学专业人才在校掌握的内容奠定了以后学习的基础,立足于教学实践再跟理论内容相统一,可以进一步理解理论内容。交流能力也是应用型人才务必具备的能力,教育学专业人才应重视跟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同事、学生的交流,学会交流技巧和掌握交流能力,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进步。协作能力重点涵盖三个方面的能力,即领导、组织、规划能力。协作能力的获得基于以后的培养和学习,为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育学专业人才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跟学生协作实施宏观的教育管理,也可以一起开展平时的班级管理。2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2.1 没有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兼顾很多种要素,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当今国内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未曾调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高校人才的培养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悖,进而导致不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者都是专业内部的领导,很多教师跟学生的建议未曾渗透进去,这造成国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缺失,从而导致高校人才的培养跟社会对各高校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2.2 教材文本知识太过滞后纵观当今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实际的教学知识而言,很多高校依旧应用以往的教材文本,未曾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更新教学知识。因为教材文本依旧基于传统的教学理论,且未曾牵涉到前沿的教学理论,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轨新的社会理论,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能力的提升和发展。3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3.1 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应用型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而言,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协作意识、创新精神、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人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工作,整理以及探究有关资料信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在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还应积极征求教育学专业的教师以及学生的建议,在其中融合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社会的发展动态。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还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主动安排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让学生切实把握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回校多加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用人单位的需求。如此的实习和锻炼,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让学生尤为综合地熟悉自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发展条件。3.2 实现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重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并且跟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和需求相结合,优化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以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和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改革教育学专业课程时,应细分专业课与实践课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课,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转化理论内容为实践技能。高校还应适度地调整关于教育学专业的必修以及选修课程,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发展现状选择课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建设教学专业的专门实验室,以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参与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实践技能。3.3 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应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在改革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校不但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符合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和体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应主动建设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知识水平高和专业技能强的学生,比如,高校不但对学生开展专业课程教育,而且组织心理咨询师、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结合各种知识的培训,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更好地实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3.4 创建与健全选修课程体系在保障学生学会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设置选修课程体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像是能够划分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体系为专业指导性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其中专业指导性选修课重点涵盖教育政策学、教育评价学等,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是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自身进行选择的课程,涵盖教育伦理学等。这两种选修课有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因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学生的多元性发展,还需要立足于专业课之上设置很多的专业方向,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且修满10学分,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3.5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一个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多设置实践课,确保课程形式的多元化,能够组织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设实习基地,高校可以跟区域的中小学等联合建设实习发展学校,以使学生的实习平台大大拓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实习的有效性,高校应注重实时地指导学生,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环节,教师应实时指导和调整。学生接受实践锻炼之后,可以转化教材文本内容为实际技能和专业特长,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应用技能等提升,也让学生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和责任所在,以及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4 结语总而言之,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在应用型本科教学阶段,高校应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发光发亮。参考文献:[1]王鑫.H 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2]陈红艳.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几个矛盾关系 [J].中国成人教育 ,2016(05):37-39.[3]肖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次转型”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48-52.

文章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lljyxy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1524.shtml


上一篇: 教育学课程当中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
下一篇: 地质学论文_陆相细粒沉积岩与古土壤深时气候分析方法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